添加日期:2016年9月13日 閱讀:1874
中醫(yī)**:固元膏味道好,但不能當營養(yǎng)品隨意吃,要根據自己體質由醫(yī)生辯證開方。
“冬季進補,開春打虎”,在民間,膏方一直是倍受推崇的養(yǎng)生良方。入冬以來,記者在超市、街邊藥店看到,因馬悅凌而被老百姓熟曉的“固元膏”今冬依舊賣得很火,而手工現磨、現蒸現賣的,更是吸引了不少顧客排隊等候。
今年7月,“健康教母”馬悅凌被衛(wèi)生部門調查,在淘寶商城一個月熱銷近萬件的“馬悅凌牌正品固元膏”一夜間消失無影。但近日記者在淘寶搜索到的“固元膏”卻有440個賣家,品牌多達66個,就連百年**“胡慶余堂”也推出了固元膏。
宣稱男女老少皆益的“固元膏”真有如此神奇的補身功效嗎?針對諸多市民將其當做零食、營養(yǎng)品來吃的現狀,武漢中醫(yī)**表示,固元膏并非食品,而是藥物,隨意亂吃,不僅傷胃,而且會使身體熱燥,出現上火癥狀。吃前一定要醫(yī)生根據自己體質辯證開方。
經典老方,唐朝就有,慈禧*愛
“固元膏是經典老方,早在唐朝就有。并非馬悅凌所創(chuàng)!蔽錆h市中醫(yī)院藥學基地主任張義生向記者透露,固元膏據傳是唐代楊貴妃所創(chuàng),也叫阿膠核桃膏、貴妃養(yǎng)顏膏,是慈禧晚年非常喜愛的一道藥膳,常食養(yǎng)血、潤膚、烏發(fā)!澳壳笆忻嫔洗蠖鄶倒淘嗟呐浞蕉紴榘⒛z、紅棗、黑芝麻、核桃、桂圓、冰糖和黃酒!
張義生分析,固元膏之所以如此受市民熱捧,主要是因為它口感好,里面都是喜聞樂見的食材。中醫(yī)認為“焦香醒脾”,黑芝麻、核桃入藥前被炒焦后,香氣撲鼻,很容易引起食欲,讓人“聞著就想吃”!笆忻嫔虾芏嗳速I它其實是當營養(yǎng)品吃!
補出痘痘和腹瀉 調補功效很有限
3日下午,記者在武漢市中醫(yī)院采訪時遇見了王女士。她告訴記者,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,每次來月經肚子都疼,于是來看中醫(yī)。
“長期喝中藥實在受不了。前段時間在超市看到有賣固元膏的,說是補血養(yǎng)元、養(yǎng)顏烏發(fā),我就買了一罐。誰知手腳冰涼、痛經不但沒改善,還經常拉肚子,臉上也突然冒出很多痘痘,別說美容,都快毀容了!”
宮寒吃了加重痛經 “類似王女士的情況,我們在門診經常碰到。”武漢市中醫(yī)院內科主任醫(yī)師查麗說,固元膏中的阿膠是滋膩之品,如果不配合活血溫陽的藥物,會致氣血凝滯,宮寒的女性服用之后,會導致氣滯血瘀,血塊增多,加重痛經。
消化不好吃了拉肚子 “經常有病人說,怎么吃了幾年的固元膏,一點效果都沒有?”查麗透露,固元膏并不適合所有人食用。阿膠養(yǎng)血,枸杞補腎,桂圓養(yǎng)血補心,總的來說以養(yǎng)肝血為主,輕微血虛、腎虛的人食用就好,但調補功效實在有限,“人群中能夠通過固元膏來達到調補目的的,少之又少!倍遥淘嘀腥鄙俳∑⑿袣獾某煞,又比較滋膩,脾胃虛弱、消化不好的人吃了,則會“礙胃”,藥物難以吸收,還會引起腹脹、拉肚子。
消化系統(tǒng)潰瘍吃了加重潰瘍 由于收膏用的是黃酒,如果消化系統(tǒng)有潰瘍的人,服用后還會損傷黏膜,加重病情。
易上火和高血壓不適宜 固元膏中多是些溫燥藥材,肝火旺盛、容易上火的人和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。
孩子和糖尿病患者不要吃 孩子不僅消化功能弱而且是純陽體質,更不宜服用此方!熬退泱w質適合服用這個方子,也不能千篇一律。比如糖尿病患者,就要把‘冰糖’去掉!
醫(yī)生開方先辨證 早晚一匙溫水沖服
查麗告訴記者,固元膏中都是些燥熱之物,核桃、芝麻油脂大,吃起來甜膩,長期大量食用,不僅‘漾’得咽喉和胃難受,而且容易上火。若身體沒有什么不適,每天早晚一小湯匙(大約在10-15克左右)就足夠了,飯后半小時服用*好,用溫開水沖服更易被吸收。
“我們每周要熬幾百個膏方,直接用固元膏成方的少之又少,即便是有,也都是以此為主方,然后根據病人體質在上面加減。”張義生透露,膏方療效直接取決于熬制的時間、火候、取汁濃度和收膏時間。很多人喜歡自己在家熬制或是在外面當街熬制,火候不夠,生產環(huán)境差,不僅療效無法保證,而且難以保存久放。
查麗提醒,膏方不能亂服,*好由醫(yī)生辯證開方,如此才能調補身體。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www.atm-sprinta.com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