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7年1月5日 閱讀:2698
在許多人的認識里,西藥副作用大,而中藥副作用小,基于對身體的考慮,很多人會選擇服用中藥,那么中藥是不是熬的越濃越好呢?甚是時間服用*好呢?
湯藥是不是越濃越好
多人以為中藥煎得越濃效果越好。其實,這樣的認識有失偏頗。
煎中藥飲片是將中藥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、溶解的過程。如果有效成分已經溶解釋放到藥液中后,再連續(xù)不斷地煎煮,反而讓藥液中的非有效成分(樹脂、樹膠、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)不斷溶出,可能使有效成分遭到破壞,導致藥效降低。
一般來說,用于治療熱病的清熱藥和治療四季外感風寒、風熱疾病的解表藥煎煮不宜過濃。宜用武火,時間宜短,煮沸時間為l0~20分鐘即可,并趁熱服。
用于治療虛損性疾病的滋補類中藥,質地堅實、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藥物(礦物類、貝殼類、甲殼類、骨類、化石類藥物)以及毒性較大的藥物(炙川烏、炙附子等)等應較長時間煎煮,利于有效成分溶出,降低或消除毒性。
總之,中藥不是越濃越好。藥液熬得濃或稀是根據藥性和疾病的不同決定的。
什么時候喝中藥*好呢?
喝中藥時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,才會得到*佳的治療效果,對中藥更是如此。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。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后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。
中醫(yī)在配伍運用中藥時,講究“四氣五味”,根據藥性的寒、熱、溫、涼,并參考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?崭狗帟r,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。
不同類型的中藥,服用時間也不同。肝、腎、腸道疾患,宜飯前服藥;眩暈、咽喉疾患宜飯后服藥;瀉下藥、滋補藥、驅蟲藥宜空腹服;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。
這都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藥物作用的特點,對服藥時間做出的大致要求。在用藥時,醫(yī)生會根據患者身體變化調整用藥,用藥的方子不會局限于某一類藥,再加上患者長期服藥,難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,所以建議長期喝中藥湯劑的人,在飯后30~60分鐘內服藥,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。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www.atm-sprinta.com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